找到相关内容115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“戒杀放生”的伦理普世教育

    戒杀”不仅只是为了修行者而言,而是对于所有人类都是有很大利益。因此,自古以来中国人最注重对生灵的护持,古人从小教育子女要有慈善、仁爱之心,“孟母三迁”的故事成为传统美德的佳话。从而说明,佛教的这种“...佛教“戒杀放生”的伦理普世教育  人们在五浊恶世中被世间名利和五欲所染,失去了人们本有的善良和友爱。为了名利和五欲的享受互相残杀、互相猜忌、你争我夺、尔虞我诈,如此弱肉强食的景象处处可见,使人们变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4958362.html
  • 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

    是在家菩萨,所以也称“维摩诘居士”。他本是一位十分富有的财主,家中金银如山;但自己却为了修行过着清苦的生活。  相传有一次他病了(但不严重),世尊就问众菩萨“谁去看他”。众菩萨由于维摩诘“博古通今、...

    宋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45559442.html
  • 佛教伦理资源及其与儒家伦理的融变

    。社邑中儒佛观念的碰撞,或者把忠孝作为佛事活动的目的和宗旨,写经、刻经、造像、建寺,上为君国,下为父母发愿祈福;斋僧、礼忏不是为了修行,而是为了表达对父母的孝道。儒家的思想意识浓重地被带入佛教的法事中。举办佛事活动诸如写经、刻经、造像、建寺,举行法会、斋僧、礼忏,甚至“竭家建福”,不是为了出世,而是为了入世,把家庭生活的幸福建立在积极开展各项佛事活动上。若干个家庭或家庭的主要成员组成社邑,在...

    张国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93564475.html
  • 人间佛陀的情爱--星云大师

    也等于呵护了在远处传道的迦旃延。 为了修行而瞎了眼睛的阿那律,一直等到他证得了天眼通,佛陀才放心;阿难陀常常受到女人的麻烦,一直等到阿难陀尊者真正成道了,佛陀心上的石头才放下来。 因此我们讲“谈情说爱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2276421.html
  • 简单心过生活

    愈来愈不喜吃肉,太太说,因缘到了,就随缘吧。我原本就很随缘的,不是为了修行求正果才如此,而是见着血淋淋的画面,真的会怕,恶心至极,吃了反胃,想了会做恶梦,还是少吃为妙。  不会很刻意地吃这个不吃那个,也...

    游干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1939524.html
  • 论布施

    布施,才是真正修行意义上的布施;说得再通俗一点,布施为了对治贪心,为了修行净心,为了去“我执”、“有执”,为了体证世间万事万物的空性。布施是外在的,布施者的修行功夫是内在的;布施只是修行人舍离诸有心、...无畏施。    关于布施这个题目,社会上流通的佛教普通读物对此阐述得不是很透彻,大都停留在世间法的自利利他的道义水平上,即使谈“三轮体空”,也过于泛泛而谈,很少从切实的修行、发慧角度阐述布施的功用。 ...

    释永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45839647.html
  • 念佛的心要

    检验的。   当然,真正的修行者也要学会放下,因为念佛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暂时的舒乐或治病,而是为了修行成功,这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。真正的佛弟子修证到了一定火候,是可以坦然“受报” 的 ,不会刻意...,而且果报也很殊胜,所以最为普及。所谓净土法门里的持名念佛,即指修行者向往美好殊胜的西方极乐净土,欲往生其处,至心称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或“阿弥陀佛”名号。念时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和“阿弥陀佛”都行。“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0354417.html
  • 受蕴的净化—— 情绪处理

    产生苦的内在因素是什么呢?就是对于那件事情的看法和态度,冷、热、饥渴固然苦,但若是为了修行或兴趣,或认为有意义的事,就忘了身苦,内心不以为苦,甚至甘之如饴;当工作、感情不顺利时,如果把它看成人生的历练,...受蕴的净化—— 情绪处理   黄国达  在五蕴中,“受蕴”(感受)是很重要的因素,因为有苦受,想要离苦灭苦才会引发修行的动机,而乐受容易引生染著,因而造业受报,如果能够善于处理“受蕴”,对于修行将...

    黄国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0157461.html
  • 韩国寺院文化——寺院的饮食

    不管怎么说,我们都应该尝试佛祖时代的僧侶们为了修行而经受的苦行吧?现在还是让我们一起来先看一下当时的饮食吧!   主食有干饭、麦豆饭、炒面、肉、饼等五种,副食有植物的枝、叶子、花、水果、牛奶、蜂蜜和石蜜等。...维持生命,世上的所有生命都是依靠食物去维持生命的。   最初出家者没有固定的住处,只在雨期三個月的时间里聚集在一处生活修行,这就是安居制度。这时和尚们聚集在一起供拜佛祖,专心致志地修炼。这种安居制度后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04561463.html
  • 受蕴的净化── 情绪处理

    成就感,两情相悦使人感到无比的幸福。   产生苦乐的事情是外在因素而不是全部的原因,那么产生苦的内在因素是什么呢?就是对于那件事情的看法和态度,冷、热、饥渴固然苦,但若是为了修行或兴趣,或认为有意义的...受蕴的净化── 情绪处理   黄国达   在五蕴中,“受蕴”(感受)是很重要的因素,因为有苦受,想要离苦灭苦才会引发修行的动机,而乐受容易引生染著,因而造业受报,如果能够...

    黄国达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0769057.html